【治疗新设备 康复新征程】“脑卒中后遗症”康复必不可少的3大设备
张允忠
主任医师
北京和平中西医结合医院内科主任
原青州市人民医院急诊兼重症医学科主任
潍坊名医,青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
山东省医师协会急救医学医师分会委员
潍坊市高血压、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
主持并获得潍坊市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
主编著书两部,国家发明专利两项
在省级、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36篇
01夏季高温容易诱发“脑卒中”
“我国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,每21秒就有一人因此死亡。”CCTV新闻频道近日的高温健康专题报道发出警示:当气温超过32℃时,脑血管意外风险显著增加,高温已成“热中风”的隐形推手。
02高温如何引爆脑卒中危机
研究表明,最高气温每升高1℃,急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就会增加17.3%。当高温持续在35℃以上,每日脑梗风险可能激增近三倍。
“热中风本质是高温诱发的缺血性卒中。”我院内科主任张允忠介绍,“高温环境下人体大量出汗导致血液粘稠度升高、血流速度减慢;同时空调冷热交替引发血压剧烈波动,危险一触即发。”
张主任提到,“脑中风的常见后遗症有半身不遂、口眼歪斜、言语障碍、头晕、进食呛咳、认知功能障碍等”。这一系列问题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极大困扰,那脑中风之后我们应该如何康复呢?
张主任真实案例:一位来自四川的脑梗后右侧偏瘫伴吞咽障碍的患者,在传统康复进入瓶颈期。来到我院经过张主任团队的综合神经调控治疗,短短两周时间不仅左脚趾恢复知觉,还重获吞咽能力。“这种进步虽小,却重燃了康复希望。”张允忠感慨道。
偏瘫患者如此迅速恢复?张主任团队到底是怎么做到的?
03神经修复“三剑客”突破传统康复瓶颈
面对夏季高发的脑卒中挑战,北京和平中西医结合医院内科率先引进低频交变磁场治疗仪、经颅直流电刺激和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三套先进设备,为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康复筑起了坚实的防线。
张主任说:“低频交变磁场治疗仪通过治疗帽释放特殊磁场,无创穿透颅骨直达脑组织。”它能够为脑损伤部位供氧,加速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,并且我们在临床上证实该技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运动、言语功能。
经颅直流电刺激则通过微弱电流调节大脑皮质兴奋性。特别对吞咽功能障碍、帕金森病、癫痫、中枢神经疼痛等有突破性疗效。"张允忠强调。
张主任解释道: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仪则专注外周康复,通过电脉冲模拟神经信号,防止肌肉萎缩,重建运动功能。
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,我们有理由相信像脑卒中、帕金森病等疾病不再是难题,结合合理的康复训练和科学仪器治疗,患者一定可以逐步恢复功能,重获“自由”。
04“三剑客”适应症有哪些?
1.低频交变磁场治疗仪适应症:
辅助治疗强迫症或者创伤以后导致的应激障碍。还可以用于治疗脊髓外伤、癫痫病、脑中风后遗症、脑萎缩、小儿抽动症、多动症、帕金森病、老年痴呆等,可以有效的缓解疾病导致的运动、语言功能障碍,对治疗神经性头痛、记忆力减退、神经衰弱、失眠也有一定辅助作用。
2.经颅直流电刺激仪适应症:
(1)神经系统疾病:脑卒中、脊髓损伤、帕金森病、癫痫、肌张力异常及抽动障碍及其他,如动功能障碍、认知功能障碍、吞咽功能障碍、单侧空间忽略、脊髓小脑退行性病变、肌萎缩侧索硬化、多发性硬化、耳鸣、偏头痛等。
(2)精神系统疾病:抑郁症及情绪障碍、强制性碍、精神分裂症、药物成瘾、戒断综合征。
(3)疼痛:包括中枢神经病理性疼痛、肌肉骨骼性疼痛、偏头痛、口面部疼痛、腰痛、腹部或盆腔疼痛、术后疼痛、各种混合症状的疼痛综合征。
3.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适应症:
周围神经损伤引起的肌肉的失神经支配,如面瘫、脑瘫、神经麻痹、运动障碍、脑血管后遗症所致的偏瘫等病症。对治疗骨质增生、腰肌劳损、扭挫伤、关节痛具有镇痛消炎作用;并对肌肉具有刺激作用。
05预防优先 全面对抗脑卒中
在创新治疗同时,张允忠强调预防是根本:“高血压、糖尿病、肥胖都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,我国73%的脑卒中与高血压直接相关。”
高温防护四原则:
1.科学补水:每日饮水1500-2000ml,遵循“少量多次”原则,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心脏负担
2.空调使用:设定26-28℃,室内外温差不超过7℃,切忌冷风直吹引发血管痉挛
3.运动时机:严格避开10:00-16:00高温时段,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温和锻炼
4.血压监测:“三高”人群需增加测量频率,夏季血压波动剧烈时应每日测量2-3次
医院还利用新引进的联影1.5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,该设备对中枢神经系统成像优势明显,可实现脑卒中的早期筛查和精准诊断。“预防脑卒中,我们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。”张允忠主任补充道。